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脐周炎是什么引起的

2025.09.08 16:42

新生儿脐周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通常发生在脐带脱落后,脐部周围的皮肤受到细菌侵入而导致的炎症。这种情况在新生儿中相对常见,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内,脐带未愈合的情况下,细菌容易通过脐部进入体内,引发感染。

脐周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脐带的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如果在脐带脱落后未能保持脐部的清洁和干燥,细菌就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其次,医院环境的卫生状况也会影响新生儿脐部的健康。如果在出生过程中或住院期间接触到不洁的器械或环境,细菌就可能通过脐部进入体内。母亲的健康状况也会对新生儿的脐部感染产生影响。如果母亲在妊娠期间存在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可能会增加新生儿发生脐周炎的风险。临床表现通常包括脐部红肿、分泌物增多,甚至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脐周炎至关重要。

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保持清洁和干燥是关键。每次更换尿布时,应仔细检查脐部,确保没有分泌物积聚。如果发现脐部有红肿、渗液或异味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用手直接触碰脐部,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在脐带脱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尽量避免给新生儿洗澡,以防水分进入脐部。使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裹脐部,可以有效保护脐部不受外界刺激。在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中,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适宜的温度也有助于预防脐周炎的发生。家长应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脐部愈合良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通过这些细致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脐周炎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