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缺钙引起抽搐症状

2025.09.18 16:35

小儿缺钙引起抽搐是常见的儿科问题,主要由于体内钙离子浓度不足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钙离子在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中起关键作用,当血钙水平低于1.75mmol/L时,可能引发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多见于婴幼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或维生素D缺乏者。

缺钙性抽搐的典型表现为手足搐搦、喉痉挛或全身性强直性发作。发作时患儿可能出现腕部屈曲、手指伸直、足踝内翻等特征性姿势,严重时可伴随呼吸暂停或发绀。病因多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有关。长期缺钙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导致佝偻病或牙齿釉质发育不良。诊断需结合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检测,部分患儿需进行脑电图排除癫痫。

预防和治疗需注重日常钙与维生素D的补充。母乳喂养的婴儿应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配方奶喂养者需计算奶量中维生素D含量是否达标。添加辅食后,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或绿叶蔬菜。出现抽搐时需立即就医,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可快速缓解症状,后续需长期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避免过度依赖钙剂而忽视维生素D的协同作用,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以防过量。阳光照射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需注意避免强烈紫外线损伤。若抽搐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需进一步排查遗传代谢性疾病或肾脏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