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引起的

2024.08.09 10:26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有该病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免疫因素也很关键,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释放出大量炎症因子,导致肠道炎症发生和持续。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长期的高脂饮食、吸烟、感染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促使炎症发生。精神心理因素,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而参与发病。一些药物的不当使用也可能诱发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肠道黏膜出现炎症、溃疡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患者会表现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上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