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输液引起了过敏应该怎么办

2025.03.19 09:43

输液引起过敏应立即停止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抗过敏药物、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输液:一旦发现过敏反应,首要措施是立即停止输液,避免过敏原继续进入体内。停止输液后,应迅速更换输液管路,确保不再有过敏原输入。同时,需观察患者症状是否有所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立即采取进一步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呼吸道水肿或痉挛,影响呼吸。此时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采取头低脚高位,帮助减轻呼吸道压力。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给予氧气支持,并准备进行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

3.给予抗过敏药物: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抗过敏药物。轻度过敏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以迅速缓解症状。同时,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以减轻炎症反应。

4.监测生命体征:过敏反应可能迅速进展,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若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或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补液、升压药物等,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5.及时就医: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需及时就医。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继续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并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状态。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如血液检查、心电图监测等,以确定过敏原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输液引起的过敏反应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有序地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安全。同时,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是预防过敏反应的关键。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