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如何应对血友病性关节炎

2025.07.23 08:37

血友病性关节炎需通过规律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控制出血、保持适度关节活动增强肌肉力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穿戴护具减少关节损伤、定期影像学检查监测关节病变。具体分析如下:

1.规律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控制出血:血友病性关节炎的核心是关节反复出血导致软骨破坏,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可有效减少自发性出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急性期需快速提升凝血因子浓度至安全水平,预防期则维持基础浓度。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凝血因子活性,避免因剂量不足或过量导致疗效下降或血栓风险。

2.保持适度关节活动增强肌肉力量:关节周围肌肉萎缩会加重关节不稳定,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可增强肌肉支撑力,减少出血频率。运动前需确保凝血因子水平达标,避免高强度冲击性动作。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关节功能训练,逐步改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

3.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关节炎症和慢性疼痛是常见症状,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肿胀和不适,但需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和肾功能,长期使用者需配合护胃措施。疼痛严重时可短期联合弱阿片类药物,但需警惕成瘾性。

4.穿戴护具减少关节损伤:膝关节、踝关节等负重部位易受损,定制支具或弹性绷带可提供外部稳定,分散关节压力。急性出血期需制动并抬高患肢,恢复期逐步增加护具保护下的活动。护具材质应透气轻便,避免皮肤磨损或血液循环障碍。

5.定期影像学检查监测关节病变:X线或超声可早期发现滑膜增厚、软骨侵蚀等病变,磁共振能更敏感评估出血和炎症程度。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病情变化时缩短间隔。影像结果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如滑膜切除术或放射性滑膜固定术的时机选择。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避免关节外伤,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以维护骨骼健康,出现突发肿胀或疼痛加剧立即就医。心理支持同样重要,长期病程可能影响情绪,需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