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血尿好了又复发了是怎么回事

2024.10.21 14:12

血尿好了又复发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小球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血尿复发常见原因之一。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袭泌尿系统,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炎症刺激尿路组织,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引起血尿。当感染未彻底治愈时,残留的病原体可能再次引发炎症,导致血尿复发。治疗上主要是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多排尿,以冲洗尿路,减少细菌滋生。

2.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在体内移动时,会划伤尿路黏膜,从而引起血尿。如果结石没有被完全排出体外,即使之前的血尿症状暂时缓解,结石继续移动或者对尿路黏膜产生新的损伤时,血尿就会再次出现。对于泌尿系统结石,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以及药物排石;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手术取石等。

3.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统的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表面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导致血尿。肿瘤细胞如果没有被彻底清除,就会持续生长、侵犯周围组织,使得血尿反复发作。对于泌尿系统肿瘤,通常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分级等情况,采取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4.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疾病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使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血尿。这类疾病大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例如肾小球肾炎,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持续存在,肾脏的损伤不断进展,血尿就可能再次出现。治疗肾小球疾病主要是通过药物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肾脏炎症,保护肾功能,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

5.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血尿复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等。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时,身体的止血功能受到影响,泌尿系统的微小血管破裂后不易止血,容易出现血尿。而且只要全身性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血尿就可能反复发生。针对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血尿,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补充血小板、纠正凝血功能等。

血尿复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情况,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来准确判断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