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胆息肉是个什么病

2025.03.05 16:30

胆息肉是指胆囊壁上出现的良性赘生物,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发现。胆息肉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胆囊炎或胆结石等症状。胆息肉的大小、数量和形态各异,其性质可能是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或腺瘤性息肉等。尽管大多数胆息肉为良性,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恶变风险,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

胆息肉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胆固醇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与胆固醇代谢异常有关,导致胆固醇在胆囊壁沉积形成息肉。炎性息肉则与慢性胆囊炎相关,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组织增生。腺瘤性息肉较为少见,但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可能与遗传因素或长期慢性刺激有关。胆息肉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能够清晰显示息肉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对于疑似恶性的息肉,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性质。

胆息肉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明显症状的息肉,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观察,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若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生长迅速或伴有胆囊炎、胆结石等症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切除胆囊,以降低恶变风险。患者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减少胆囊负担。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是预防和管理胆息肉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