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密度低是怎么造成的

2025.09.15 22:26

骨密度低可能由钙质摄入不足、缺乏运动、激素水平异常、年龄增长、长期使用某些药物造成。具体分析如下:

1.钙质摄入不足: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长期饮食中钙含量不足会导致骨基质合成减少。日常饮食中乳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不足,或存在吸收障碍,均可能引发骨密度下降。

2.缺乏运动:骨骼生长和维持需要力学刺激,长期久坐或缺乏负重运动会导致骨代谢失衡。运动不足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作用相对增强,从而加速骨质流失。

3.激素水平异常: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对骨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雌激素不足会加速骨质分解,常见于绝经后女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则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形成。

4.年龄增长: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流失。衰老使成骨细胞功能减退,骨重建能力下降,同时肠道钙吸收效率降低,进一步加剧骨密度降低。

5.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可能干扰骨代谢。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并促进钙排泄,长期使用易导致骨质疏松。

骨密度低需结合具体原因针对性改善,避免盲目补钙或过度运动。日常注意饮食均衡,定期监测骨量变化,必要时在专业指导下干预。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减少对骨骼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