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艾灸是怎么治妇科病

2025.09.29 15:54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疼痛症状、平衡内分泌功能来治疗妇科病。具体分析如下:

1.调节气血运行: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疏通经络,推动气血在胞宫及周边区域的流动。气滞血瘀是妇科病症的重要病理基础,艾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可穿透皮肤表层,直接作用于深层经络,帮助化解淤堵。例如关元穴艾灸能改善月经量少,三阴交艾灸可缓解经期腹胀。

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艾灸的热力能扩张毛细血管,增加盆腔器官的血氧供应。胞宫气血充盈后,代谢废物更易排出,组织修复能力提升。临床常见用艾灸八髎穴治疗慢性盆腔炎,通过持续温煦加速炎症吸收,减少白带异常。

3.增强机体免疫力:艾绒燃烧产生的药性成分通过穴位渗透,激活人体防御系统。持续艾灸足三里等强壮穴可提升白细胞活性,降低反复阴道感染的发作频率。这种整体调节方式尤其适合气血虚弱导致的带下清稀或产后体虚。

4.缓解疼痛症状:艾灸的镇痛机制包含双重作用,既通过热敷松弛痉挛的平滑肌,又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内源性止痛物质。痛经患者艾灸气海穴后,前列腺素水平下降,子宫收缩强度减轻,持续施灸三个月以上效果显著。

5.平衡内分泌功能: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艾灸温热刺激敏感。周期性艾灸肾俞、命门等穴可调节雌激素分泌,改善排卵障碍或更年期潮热。艾烟中的挥发成分还能通过嗅觉通路影响自主神经,间接稳定内分泌环境。

艾灸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灼伤皮肤或过度耗气。阴虚火旺体质慎用,妊娠期禁用腰腹部穴位。每次施灸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出现头晕口渴应立即停止。艾灸后四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防止寒邪入侵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