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虚损劳伤是什么东西

2025.07.09 08:32

虚损劳伤是中医学对一类慢性虚弱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因长期过度劳累、久病不愈或先天不足导致的气血阴阳耗伤,表现为身体机能全面衰退的病理状态。这类疾病与现代医学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消耗性疾病或某些内分泌失调有相似之处,但中医更强调整体失衡与脏腑功能低下的关联性。

虚损劳伤的形成多与长期超负荷劳作、情志抑郁、饮食失调或病后失养有关。典型症状包括持续乏力、消瘦、畏寒或潮热、失眠健忘、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脏器功能衰竭。中医将其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基本类型,常相互兼夹。病机涉及脾肾两脏为核心的多系统失调,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肾虚则元气衰微。诊断需结合舌象脉象,如舌淡苔少、脉细弱多属虚证。治疗强调虚则补之,通过中药调理如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针灸艾灸、导引养生等综合干预,逐步恢复正气。现代研究认为这类状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密切相关。

预防虚损劳伤需避免长期身心透支,注意劳逸结合。急性病后应彻底调养,慢性病患者需定期监测体质变化。进补需辨证施治,滥用温补药物可能加重阴虚火旺。出现持续半年以上的虚弱状态应排查器质性疾病,如结核、甲亢、肿瘤等。中医调理期间需配合规律作息,避免生冷油腻饮食。老年患者或合并多种慢性病者,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防止虚不受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