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9.28 17:07

肝硬化在中医治疗中主要通过辨证施治,结合中药、针灸、食疗等方法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中医认为肝硬化多与气滞、血瘀、湿热、脾虚等因素相关,治疗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方案,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

中药治疗是核心手段,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茵陈蒿汤、膈下逐瘀汤等,针对不同证型灵活配伍。气滞血瘀者侧重理气活血,湿热内蕴者侧重清热利湿,脾虚湿盛者侧重健脾化湿。单味药如丹参、黄芪、茯苓等具有抗纤维化、保肝作用。针灸可辅助调理气血,选取肝俞、足三里、太冲等穴位,促进肝经气血运行。食疗推荐山药、薏苡仁、红枣等健脾食材,避免辛辣油腻,减轻肝脏负担。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自行滥用药物或偏方。中药需由专业医师辨证开方,部分活血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晚期患者慎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严格戒酒,控制蛋白质摄入以防肝性脑病。合并腹水或出血等并发症时,需结合西医治疗。保持情绪舒畅,适度运动,避免劳累。中医治疗强调长期调理,患者需耐心配合,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