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拖久了可能会转为慢性肠炎、导致肠道溃疡、引起肠道出血、影响营养吸收、增加肠道癌变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转为慢性肠炎:慢性肠炎病程较长,不易治愈。当急性肠炎拖延不治时,肠道黏膜反复受到炎症刺激,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被打乱,炎症持续存在,就容易转化为慢性肠炎。这会使患者经常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可能会长期反复困扰患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肠道功能进一步衰退。
2.导致肠道溃疡:长时间的肠炎会使肠道黏膜持续处于炎症状态,肠黏膜不断受到损伤。炎症细胞释放的各种炎症介质会破坏黏膜的完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黏膜破损逐渐加深,最终形成肠道溃疡。肠道溃疡会引起更严重的腹痛,尤其在进食后疼痛可能加剧,还可能导致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3.引起肠道出血:肠炎久拖不愈会使肠道黏膜变得脆弱,炎症侵蚀血管会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如果是少量出血,可能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贫血,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出现便血,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4.影响营养吸收: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肠炎长期存在会损害肠道黏膜的绒毛结构,这些绒毛是营养物质吸收的重要部位。绒毛受损后,其吸收面积减小,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情况,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状况。
5.增加肠道癌变风险:长期的肠炎会导致肠道黏膜细胞不断受到炎症刺激,细胞的基因可能发生突变。在炎症环境下,肠道黏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失去正常调控,异常细胞不断积累,就会增加肠道癌变的可能性。虽然不是所有的慢性肠炎都会发展成癌症,但与健康人群相比,长期患肠炎的人患肠道癌症的风险明显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等,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肠道健康。
相关推荐
肠胃炎喝酒会怎样
肠胃炎不宜喝酒,因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肠胃炎一般分为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
2020-04-24 11:20:39 275次点击
怎样确诊得了肝炎
我们说确诊一个疾病要从几个方面去考虑,首先是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它的症状、体征,最...
2019-12-29 09:06:22 457次点击
痔疮拖太久会更难治疗吗
痔疮拖太久会更难治疗。痔疮如果拖得太久,有可能出现环形痔,麻醉后整个一圈全部脱出...
2020-04-10 21:32:42 385次点击
胆囊炎会出现心慌吗
胆囊临床上有个专业的名词,叫胆心综合征,就是胆和心的相互联系,在胆结石发作的时候...
2020-07-24 11:09:18 230次点击
胆囊炎畏寒怎么回事
畏寒一般来讲,临床碰上的(病人)很快就会发烧,畏寒常常是发热的一个前兆。胆囊炎的...
2020-07-24 10:52:50 937次点击
腱鞘炎拖久了会怎样
腱鞘炎拖久了会使局部出现明显的疼痛,严重者还可导致手指活动困难。腱鞘炎是由于长期...
子宫内膜息肉拖久了会怎么样
子宫内膜息肉拖久了可能会导致炎症的加重、月经的异常以及不孕,部分子宫内膜息肉可能...
尿路感染拖久了会怎么样
尿路感染拖久了通常容易引起人患有尿道囊肿、膀胱囊肿,严重时还容易导致尿道结石或者...
痔疮拖久了会变成直肠癌吗
痔疮拖久了,一般也不会演变成直肠癌。痔疮是属于良性疾病,主要是因为机体内的血管回...
结膜炎拖久了会失明吗
结膜炎拖久了也可能会增加失明的风险。结膜炎的类型有很多,例如慢性细菌性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