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减压病究竟是什么

2024.11.12 10:44

减压病是一种由于人体从高气压环境迅速进入低气压环境时,身体内溶解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形成气泡而引起的疾病。

当人在高气压环境下,例如潜水员在深海中作业或者沉箱工人在高压环境下工作时,呼吸的气体中氮气会大量溶解在血液和组织中。如果迅速上升返回水面或从高压环境快速回到常压环境,气压骤减,原本溶解的氮气就会变成过饱和状态,进而形成小气泡。这些气泡可以在血管内、组织间隙等处形成栓塞或压迫周围组织。在血管内的气泡可能会阻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引发一系列症状。比如,皮肤可能会出现瘙痒、红斑,肌肉和关节会疼痛,严重时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晕、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甚至瘫痪等症状,累及呼吸系统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减压病的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压变化的幅度、在高气压环境下停留的时间长短、个体的身体状况等。为了预防减压病,对于需要在高气压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如潜水员等,必须严格遵循减压操作规程,缓慢上升,使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气压的变化,让多余的气体能够逐渐排出体外,从而避免氮气气泡的形成。在医学治疗方面,对于已经发生减压病的患者,通常会采用高压氧舱治疗,让患者重新进入高压环境,使气泡重新溶解,然后再缓慢减压,使气体能够安全地排出体外,同时还会根据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缓解疼痛、改善循环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