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盆腔炎怎么得的

2025.04.02 17:20

盆腔炎主要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手术操作、不良卫生习惯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细菌感染:盆腔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尤其是来自阴道和宫颈的细菌上行感染。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多种细菌共存,维持微生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如滥用抗生素或阴道冲洗,可能导致有害细菌过度繁殖,进而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输卵管和盆腔,引发炎症。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链球菌和厌氧菌等。细菌感染后,局部组织会出现充血、水肿和渗出,严重时可形成脓肿。

2.性传播疾病:不洁性行为是盆腔炎的重要传播途径。淋球菌和衣原体是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进入生殖道,引起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这些病原体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能够破坏生殖道黏膜屏障,导致炎症扩散。性伴侣多或性行为频繁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性传播疾病常伴有分泌物增多、异味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进一步蔓延至盆腔。

3.宫腔手术操作:宫腔手术如人工流产、刮宫、输卵管通液等操作,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宫腔,增加感染风险。手术过程中,器械的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当,可能损伤子宫内膜,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术后护理不当,如过早进行性生活或使用不洁卫生用品,也可能导致感染。宫腔手术后的免疫力下降,使机体更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进而引发盆腔炎。

4.不良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与盆腔炎的发生密切相关。经期使用不洁卫生巾或护垫,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并上行感染。长期穿紧身裤或化纤内裤,会使会阴部潮湿闷热,为细菌繁殖提供环境。不正确的清洗方式,如从后向前擦拭,可能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入阴道,增加感染风险。不良卫生习惯还可能导致阴道菌群失调,降低局部防御能力,使病原体更易侵入盆腔。

5.免疫力低下:机体免疫力下降是盆腔炎发生的重要诱因。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使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免疫力低下时,生殖道局部的防御屏障减弱,病原体更易突破防线,引起感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炎症反应过度,加重盆腔组织的损伤,形成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关。年轻女性由于生殖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易受到病原体侵袭。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免疫反应和炎症修复能力,增加患病风险。长期使用宫内节育器也可能增加盆腔炎的发生率,因节育器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预防盆腔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规范宫腔手术操作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一旦出现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引发不孕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