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应该注意什么

2025.07.23 08:36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伸展植入侧手臂、定期随访检查起搏器工作状态、远离强磁场或高压电环境、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或渗液、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伸展植入侧手臂:植入后早期需限制植入侧上肢活动,尤其是大幅度外展或上举动作,防止电极脱位。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或用力挥臂,但可循序渐进进行轻柔康复训练,促进局部肌肉适应。

2.定期随访检查起搏器工作状态:术后需按医嘱进行程控检测,通常首次随访在1个月内,之后每3-6个月一次。通过专用设备评估电池电量、电极功能及心率调控效果,及时调整参数。长期随访可确保起搏器与心脏节律同步性。

3.远离强磁场或高压电环境:强磁场可能干扰起搏器脉冲发放,需避免接触磁共振设备、工业焊接机、高压变电站等。家用电器如微波炉正常使用无影响,但需保持30cm以上距离。手机建议用对侧耳朵接听。

4.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或渗液:术后3天内保持伤口干燥,每日检查有无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常分泌物。轻微瘀青属正常现象,若出现持续渗血、皮肤发紫或化脓需立即就医,防止囊袋感染或电极暴露。

5.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卡片记录起搏器型号、植入日期及医院信息,便于紧急情况下快速诊断。乘坐飞机时需提前向安检人员出示,避免金属探测器干扰。突发晕厥或心悸时,卡片有助于医护人员判断是否与起搏器相关。

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导致头晕。饮食宜清淡,控制钠盐摄入以防水肿。若出现持续心悸、呼吸困难或头晕加重,应立即联系主治医师。夜间睡眠时可选择仰卧或非植入侧卧位,减少局部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