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为什么戴套了还会尿路感染

2025.06.12 09:24

戴套后仍可能尿路感染的原因包括安全套使用不当导致摩擦损伤、安全套材质过敏引发炎症、清洁不足造成细菌滋生、安全套未全程使用增加感染风险、伴侣存在潜在感染源。具体分析如下:

1.安全套使用不当导致摩擦损伤:安全套尺寸不合适或润滑不足时,可能造成尿道口或生殖器黏膜轻微损伤,破坏局部防御屏障,细菌易通过微小创口侵入尿道。尿道黏膜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免疫防御能力暂时下降,外界病原体更易定植繁殖。反复摩擦还可能引发局部充血水肿,进一步削弱泌尿系统自洁功能。

2.安全套材质过敏引发炎症:部分人群对安全套中的乳胶或润滑剂成分过敏,接触后诱发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尿道炎。过敏反应会导致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尿道内环境改变可能促进细菌黏附。过敏状态下局部免疫应答紊乱,正常菌群平衡被破坏,条件致病菌趁机增殖并逆行感染膀胱。

3.清洁不足造成细菌滋生:性行为前后未彻底清洁生殖区域,安全套外部可能沾染肛门周围细菌,在佩戴过程中将病原体带入尿道口。包皮过长者易积存污垢,安全套包裹后形成潮湿环境,加速细菌繁殖。尿道口与阴道或肛周接触时,细菌可通过安全套边缘缝隙迁移至泌尿系统。

4.安全套未全程使用增加感染风险:仅在射精前佩戴安全套,性行为初期仍存在体液交换,尿道可能接触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生殖器直接摩擦时,尿道口因挤压而开放,细菌更易进入尿道深处。间断使用无法阻断所有感染途径,尤其伴侣携带致病菌时风险显著升高。

5.伴侣存在潜在感染源:若伴侣患有阴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病原体可能通过安全套未覆盖的皮肤接触传播。部分微生物能穿透安全套材料孔隙,尤其是衣原体等微小病原体。慢性感染者分泌物中细菌载量高,即使规范使用安全套仍可能通过间接接触引发交叉感染。

性行为后及时排尿可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选择低敏材质安全套并确保正确佩戴,避免使用过期产品或存放不当的防护用具。双方定期进行泌尿生殖系统检查,发现异常症状尽早干预。保持外阴干燥透气,日常注意水分摄入以维持尿液稀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