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哪些表现属于中枢性面瘫

2025.09.11 19:33

中枢性面瘫表现为额纹保留、下半面部肌肉瘫痪、闭眼不受影响、可能伴随肢体偏瘫、无味觉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额纹保留:中枢性面瘫患者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未完全受损,额肌仍可接受双侧神经支配,因此前额皱纹不会消失。患者做皱眉或抬眉动作时,两侧额纹对称存在,与周围性面瘫的额纹消失形成明显区别。

2.下半面部肌肉瘫痪:中枢性面瘫主要影响对侧下半面部表情肌,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由于皮质脑干束单侧损伤,患者微笑或鼓腮时症状更明显,但上半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正常。

3.闭眼不受影响:眼轮匝肌受双侧神经支配,中枢性面瘫患者仍能完成闭眼动作,且闭目力量对称。这一点可与周围性面瘫的闭眼无力或完全不能闭合区分,是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

4.可能伴随肢体偏瘫:中枢性面瘫常因脑血管病变导致,若损伤累及内囊或大脑皮层运动区,可能出现同侧肢体无力或瘫痪。这种联合症状提示病变位于上运动神经元通路,需结合影像学进一步确认。

5.无味觉障碍:中枢性面瘫不涉及鼓索神经及孤束核,因此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功能正常。患者不会出现味觉减退或丧失,此特点有助于排除周围性面神经损伤。

中枢性面瘫需与周围性面瘫严格鉴别,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急性发作时需优先排除脑血管意外,及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康复期应结合面部肌肉训练,改善功能恢复。长期未缓解需排查是否存在进展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