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拔血罐血拉丝怎么回事

2025.08.29 16:42

拔血罐后出现血拉丝现象,通常是由于罐内负压作用下,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和组织液被抽出时形成黏稠丝状物所致。这种现象多与局部淤血、湿气较重或微循环不畅有关,属于拔罐后的常见反应之一,通常无需过度担忧。

拔血罐通过负压刺激皮肤和浅层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当罐内压力较大或留罐时间较长时,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与组织液混合,可能形成黏稠的拉丝状物质。中医理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反映体内湿气或淤血外排,尤其在寒湿体质人群中较为常见。若血液颜色偏暗或拉丝较长,可能提示局部气血瘀滞较久,但需结合具体体质和症状综合判断。

进行拔血罐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留罐时间过长或负压过大,以免造成皮肤损伤。皮肤有破损、炎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拔血罐。拔罐后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受风受凉,24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或洗澡。若出现明显疼痛、水疱或出血不止,应及时就医处理。频繁拔血罐可能导致局部皮肤脆弱,建议间隔一周以上再进行下一次操作,并根据体质调整调理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