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引起小儿血友病的原因是什么

2025.09.11 17:28

小儿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的病因与X染色体上的凝血因子基因缺陷有关。血友病A由F8基因突变引起,导致凝血因子Ⅷ缺乏;血友病B由F9基因突变引起,导致凝血因子Ⅸ缺乏。由于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若携带突变基因即会发病;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通常一条正常基因可补偿功能,故多为携带者而不表现症状。极少数女性因两条X染色体均异常或特殊遗传机制而患病。基因突变可能自发产生,也可能由家族遗传导致。

诊断小儿血友病需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典型症状包括关节、肌肉反复出血,轻微外伤后长时间渗血。凝血功能检测显示凝血时间延长,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可确诊。治疗以替代疗法为主,定期输注凝血因子或使用基因重组产品预防出血。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随访监测关节及凝血功能。疫苗接种应选择皮下注射而非肌肉注射,减少出血风险。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