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积水抽搐是怎么回事

2025.09.25 16:46

脑积水抽搐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发脑组织受压及异常放电的病理现象。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过度积聚,可能压迫大脑皮层或脑干等重要结构,干扰神经电信号传导,从而诱发肢体强直、阵挛或意识丧失等抽搐症状。常见于先天性畸形、感染、出血或肿瘤等病因引起的脑积水进展期。

脑积水引发抽搐的机制涉及多重因素。颅内压持续升高会直接机械性压迫脑组织,造成神经元缺血缺氧;同时脑室扩张可能牵拉或扭曲脑内神经纤维,触发异常放电。急性脑积水时,压力骤增易诱发癫痫样发作;慢性脑积水则可能因代偿机制失效而突然出现抽搐。部分患者伴随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或继发性脑损伤,进一步降低抽搐阈值。婴幼儿因颅缝未闭合,可能表现为头围增大伴呕吐,而成人多以头痛、视乳头水肿为先兆。影像学检查可见脑室扩大,腰穿测压有助于确诊。

出现抽搐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脑积水抽搐属于急症,发作时应保护患者防止跌伤,勿强行约束肢体。确诊后需根据病因选择脑室分流术、内镜造瘘或药物降颅压等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CT监测脑室变化,警惕分流管堵塞或感染。长期抗癫痫药物使用需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日常需观察意识状态、呕吐频率等变化,突发剧烈头痛或频繁抽搐提示病情恶化,需紧急处理。婴幼儿患者家长应定期测量头围,记录发育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