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霉菌性外阴炎的检查

2025.09.29 15:54

霉菌性外阴炎的检查包括分泌物涂片镜检、阴道酸碱度测定、临床症状评估、真菌培养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分泌物涂片镜检:取外阴或阴道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或氢氧化钾溶液,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菌丝或孢子。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快速明确真菌感染,但受样本采集质量影响较大。

2.阴道酸碱度测定:使用试纸检测阴道分泌物酸碱值,霉菌性外阴炎患者通常酸碱值在4.0至4.5之间。酸碱度异常可辅助诊断,但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混合感染。

3.临床症状评估:观察外阴红肿、瘙痒、白色凝乳状分泌物等典型表现。症状评估是初步诊断依据,但需注意与其他外阴炎鉴别,避免误诊。

4.真菌培养鉴定:将分泌物接种于特定培养基,培养后鉴定真菌种类。该方法准确性高,可明确致病菌类型,但耗时较长,通常用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的病例。

5.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内真菌侵袭情况。该检查适用于症状严重或疑似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但属于有创操作,需谨慎选择。

诊断霉菌性外阴炎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避免单一依赖某项指标。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衣物,饮食宜清淡,定期复查确保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