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流鼻血如何止住

2025.06.30 16:16

流鼻血时保持坐姿前倾避免血液倒流、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鼻翼压迫止血、冷敷前额或鼻梁促进血管收缩、避免擤鼻或揉搓防止二次损伤、出血量大或持续超过20分钟需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坐姿前倾避免血液倒流:身体略微前倾的坐姿能减少血液流向咽喉,防止误吸或呛咳。头部位置应低于心脏,利用重力减缓鼻腔血流速度。同时张口呼吸可降低鼻腔压力,避免血液凝结受阻。此姿势适合多数突发性鼻出血,尤其是儿童或高血压患者。

2.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鼻翼压迫止血:手指捏住鼻翼软组织的力度需适中,持续压迫5-10分钟。直接压力作用于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能有效封闭破裂的毛细血管。过程中避免频繁松手查看,以免干扰凝血。若单侧出血可仅压迫患侧,双侧出血则同时按压。

3.冷敷前额或鼻梁促进血管收缩:冰袋或湿毛巾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低温还能降低组织代谢率,延缓血栓溶解。冷敷时间不超过15分钟,防止皮肤冻伤。此法适用于外伤或炎症导致的鼻出血,但需配合压迫法增强效果。

4.避免擤鼻或揉搓防止二次损伤:止血后24小时内禁止用力擤鼻、抠挖或揉搓鼻腔,避免结痂脱落。打喷嚏时尽量张口以减轻鼻腔压力。保持环境湿度,减少干燥对黏膜的刺激。此措施能降低再出血风险,尤其对凝血功能较差者更为重要。

5.出血量大或持续超过20分钟需就医:喷射状出血或血液大量流入咽喉可能提示动脉破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伴有头晕或面色苍白者应紧急处理。医生可能采用填塞、烧灼或药物止血,并排查潜在全身性疾病。

止血过程中保持情绪平稳,过度紧张可能加重出血。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避免用力屏气。日常多补充维生素C和水分,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鼻腔干燥时可涂抹少量凡士林保护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