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血吸虫病有什么危害

2025.09.25 16:46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可导致多器官损伤甚至长期残疾。

血吸虫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肝脏、肠道、泌尿系统等器官的损害。虫卵沉积在肝脏会引发炎症和纤维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严重时出现腹水或消化道出血。肠道感染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及肠壁增厚,长期不愈可能诱发肠梗阻或癌变。泌尿系统感染则以血尿、尿频为主要症状,晚期可能引起膀胱纤维化或肾功能衰竭。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成人则可能因劳动力丧失而影响生活质量。血吸虫病还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增加其他感染风险。

预防血吸虫病需避免接触疫水,尤其是淡水螺类滋生的河流、湖泊等区域。疫区居民应饮用安全水源,必要时穿戴防护装备。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等需及时就医,确诊后遵医嘱服用吡喹酮等药物。公共卫生措施包括灭螺、改善卫生设施及健康教育,集体筛查和治疗有助于控制传播。患者应避免重复感染,治疗后定期复查以确保虫体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