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血管造影后注意事项

2025.08.11 14:18

脑血管造影后需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卧床休息12小时防止出血、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观察肢体活动及感觉异常、避免剧烈运动一周。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穿刺点需用无菌敷料覆盖24小时,期间避免沾水或污染。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需及时就医。血管造影属于侵入性操作,皮肤屏障被破坏后细菌可能侵入引起局部感染甚至败血症。术后3天内禁止盆浴或游泳,擦浴时避开穿刺点。

2.卧床休息12小时防止出血:穿刺侧下肢需保持伸直状态6小时,绝对卧床12小时以减少血管张力。过早活动可能导致未闭合的穿刺点再次出血,严重时形成血肿压迫神经血管。翻身时需保持躯干整体转动,避免穿刺侧髋关节屈曲。

3.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术后24小时内饮水量不少于2000mL。造影剂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充足水分可稀释造影剂浓度,减轻肾小管结晶沉积风险。排尿时观察尿液颜色,出现茶色尿或尿量骤减需警惕肾损伤。心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饮水量。

4.观察肢体活动及感觉异常:每小时检查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及颜色。对比双侧肢体肌力,出现麻木、刺痛或运动障碍提示可能发生血管痉挛或血栓。脚趾主动屈伸活动有助于判断血流状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避免剧烈运动一周:穿刺血管内皮修复约需5-7天,期间提重物、爬楼梯等行为可能增加血管压力。冠状动脉造影者需特别注意,突然用力可能诱发心肌缺血。恢复期以缓步行走为主,运动强度以不引起穿刺处疼痛为度。

造影后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高血压易诱发穿刺点渗血。术后饮食宜清淡,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以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出现头痛、呕吐或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排除对比剂脑病可能。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复查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