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黏膜脱垂是什么引起的

2024.11.19 09:21

胃黏膜脱垂主要是由于异常松弛的胃黏膜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引起的。

胃黏膜脱垂的引发因素是多方面的。从胃部本身的结构和功能来看,胃窦部黏膜皱襞本来就比较肥大,当胃蠕动增强时,容易导致黏膜皱襞被推送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一些胃部的慢性疾病也与胃黏膜脱垂密切相关,例如慢性胃炎,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胃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黏膜下的结缔组织变得松弛,增加了黏膜脱垂的风险。另外,胃溃疡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组织的牵拉作用,也可能促使胃黏膜向幽门移动而发生脱垂。精神紧张、酗酒、吸烟、咖啡等不良刺激因素,可使胃蠕动的节律和力度发生改变,过度的胃蠕动会对胃黏膜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胃黏膜脱垂。

在日常生活中,有胃黏膜脱垂的患者需要注意很多事项。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部的负担,刺激胃黏膜,导致病情加重。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胃部的正常生理功能。患者还应积极治疗胃部的原发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以减少胃黏膜脱垂的诱发因素。如果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