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患抽动症该怎么办

2025.09.30 16:08

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运动或发声抽动。面对抽动症,及时就医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关键,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及心理支持,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

抽动症的干预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轻度抽动可通过行为疗法改善,如习惯逆转训练,帮助患者觉察抽动前兆并学习替代动作。中重度症状可能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或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但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因症状遭受误解或嘲笑,家长和学校应配合营造包容环境,减少心理压力。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避免过度疲劳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以免加重患者焦虑。药物治疗需定期复诊监测副作用,如嗜睡或体重变化。饮食上可减少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摄入。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治疗方案,需与医生保持沟通。若抽动伴随强迫行为或情绪障碍,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共患其他疾病。早期干预和长期管理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成年后症状会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