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的痰瘀相结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的痰瘀相结是指痰湿与瘀血相互胶结、阻滞气血运行的病理状态,属于痰证与瘀证并见的复杂病机。这一概念源于中医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病理产物相互作用的认识,痰湿内停与血行不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痰湿与瘀血的形成各有其因。痰湿多因脾失健运、水液代谢障碍而生,表现为形体肥胖、舌苔厚腻、脉滑等;瘀血则因气滞、寒凝或外伤导致血行不畅,常见刺痛固定、舌质紫暗、脉涩等症。当两者相结时,痰湿阻滞气机加重血瘀,瘀血内停又妨碍津液输布而助长痰湿,形成痰瘀互结的复杂病机。此类病证多见于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肿瘤、结节性疾病等,临床可见肿块硬结、疼痛麻木、病程迁延等症状。

调理痰瘀相结需痰瘀同治,兼顾行气活血与化痰祛湿。常用方剂如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或温胆汤配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饮食宜清淡,避免肥甘厚味加重痰湿,同时适度运动以促进气血流通。需注意,痰瘀相结多为久病所致,调理需耐心,不可急于求成。体质偏寒者慎用过于苦寒的药物,以免损伤阳气;阴虚火旺者则需避免温燥之品加重阴伤。临床辨证需结合具体症状与舌脉表现,个体化施治方能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