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5.05.15 14:25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的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注速度、监测电解质平衡、评估肝功能及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无菌操作: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属于高营养制剂,易滋生微生物,配制及输注过程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使用前检查包装完整性,溶液出现浑浊、沉淀或变色应立即停用。输液管路每24小时更换一次,避免污染。操作人员需规范消毒,减少感染风险。

2.控制输注速度:过快输注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如高血糖或脂肪超载综合征。成人初始速度建议每分钟不超过20滴,适应后逐渐调整,但24小时总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3克脂肪。儿童及老年人需进一步降低速度,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不良反应。

3.监测电解质平衡: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电解质异常,如低钾、低磷或高钠血症。需定期检测血钾、血钠、血钙及血磷水平,尤其对于肾功能不全或心衰患者。若出现手足抽搐、心律失常等症状,应及时调整配方或补充相应电解质。

4.评估肝功能:脂肪代谢依赖肝脏功能,肝功能不全者易出现胆汁淤积或转氨酶升高。用药前需检查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治疗期间每1-2周复查。若胆红素超过正常值2倍或转氨酶持续上升,应减量或暂停输注,必要时给予保肝治疗。

5.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该注射液成分复杂,与某些药物如抗生素、血管活性药混合可能产生沉淀或失效。需单独使用输液通道,若需联合用药,应冲洗管路或更换通道。中长链脂肪乳与某些电解质如钙剂存在配伍禁忌,配制前需查阅配伍表。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的应用需综合患者营养需求与代谢状态,个体化调整配方。治疗期间需记录每日摄入量、尿量及生命体征,动态评估营养指标。对于长期卧床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血压下降时,立即停药并抗过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