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人容易得帕金森

2025.09.11 19:33

帕金森病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长期接触农药或重金属的劳动者、头部受过外伤的患者以及长期抑郁或焦虑情绪困扰者。具体分析如下:

1.6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大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会自然减少,这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老年人神经系统修复能力下降,神经元退化速度加快,患病风险显著增加。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比50岁以下人群高出数十倍,且每增加10岁风险就翻倍。

2.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约15%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明确家族史。某些基因突变会干扰α-突触核蛋白代谢,导致异常蛋白沉积形成路易小体。这种遗传易感性可能通过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方式传递,携带特定基因变异者患病几率比常人高3-4倍。

3.长期接触农药或重金属的劳动者:有机磷农药和锰等重金属可直接破坏黑质神经元。这些物质能穿透血脑屏障,干扰线粒体功能并产生氧化应激,持续暴露5年以上者患病风险增加50%。农业从业者和冶金工人属于高危职业群体。

4.头部受过外伤的患者:严重脑外伤可能导致黑质区微出血或炎症反应。外伤后血脑屏障破坏使毒素更易侵入,同时创伤会加速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多次脑震荡史者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

5.长期抑郁或焦虑情绪困扰者:持续负面情绪会升高体内炎症因子水平,这些物质可穿过血脑屏障损害神经元。压力激素长期过量分泌会加速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情绪障碍患者患病风险较常人高40%。

帕金森病进展缓慢但不可逆,早期症状常被忽视。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前驱症状,特别是出现静止性震颤或动作迟缓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运动能延缓病情发展,避免接触神经毒素很重要。情绪管理对预防同样关键,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擅自调整剂量可能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