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肌劳损针灸穴位有哪些

2025.07.23 08:37

腰肌劳损针灸常用穴位包括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阿是穴。具体分析如下:

1.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此穴具有强腰健肾、疏通经络的作用,对腰部酸胀、乏力有明显缓解效果。针刺时多采用斜刺或直刺,深度约0.5-1寸,配合温灸可增强疗效。临床常用于慢性腰肌劳损,尤其伴随肾气不足者。

2.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寸,同属膀胱经。此穴能调理腰部气血,缓解肌肉僵硬与疼痛。针刺时直刺1-1.5寸,局部酸胀感明显。常与肾俞配伍使用,适用于长期伏案或负重导致的劳损。

3.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属督脉。此穴为腰部阳气通行之关隘,擅长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针刺时向上斜刺0.5-1寸,多用于寒湿型劳损,表现为遇冷加重、活动受限。

4.委中:位于腘窝横纹中点,属膀胱经合穴。此穴为腰背委中求要穴,能疏通下肢与腰背部气血。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对急性发作或放射性疼痛效果显著。

5.阿是穴:即局部压痛点,无固定位置。通过刺激病变区域,直接松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操作时以痛为腧,采用围刺或散刺法,深度视部位而定。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过度刺激或感染。体质虚弱、孕妇及皮肤破损者慎用。治疗期间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劳累及不良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