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中医怎样治疗慢性咽炎

2025.06.30 16:17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常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拔罐刮痧、饮食调养、情志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中药调理:慢性咽炎多属阴虚火旺或气滞血瘀,常用养阴清肺汤、半夏厚朴汤等方剂。玄参、麦冬滋阴降火,桔梗、甘草利咽止痛,根据体质加减药材。痰湿重者加茯苓、陈皮,血瘀者配丹参、赤芍。需连续服用1-3个月,逐步改善咽喉干痒、异物感。

2.针灸疗法:选取廉泉、天突、列缺等穴位,疏通经络气血。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配合艾灸温煦足三里。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缓解黏膜充血与肿胀。耳针贴压肺、咽喉反射区亦有辅助效果。

3.拔罐刮痧:在背部膀胱经或大椎穴拔罐,排出风热邪气。颈部轻刮痧至微微出痧,促进局部循环。操作后避风寒,每周1次,适合痰瘀阻滞型咽炎。体质虚弱者需控制力度。

4.饮食调养:忌辛辣燥热食物,多食百合、银耳、梨子润肺生津。罗汉果泡水缓解干咳,山药粥健脾益胃。长期烟酒刺激者需戒断,避免煎炸油腻损伤阴液。

5.情志调节:情绪波动易致肝气郁结,加重咽部堵塞感。通过静坐、八段锦疏解压力,保持作息规律。夜间咽干者可睡前按压太冲穴,助肝气条达。

治疗期间需观察咽喉变化,若出现黏膜溃烂或持续疼痛应及时调整方案。避免过度用嗓,注意保暖防外感,体质偏寒者慎用苦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