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卒中筛查项目有哪些

2025.09.11 19:34

脑卒中筛查项目包括血压测量、血脂检测、颈动脉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血糖检测。具体分析如下:

1.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筛查脑卒中的重要手段,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定期监测血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测量时需保持安静状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结果。长期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脑卒中风险。医疗机构通常采用电子血压计或水银血压计进行测量,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2.血脂检测: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检测项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血液样本需空腹采集,以确保数据准确性。血脂过高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进而诱发脑卒中。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高风险人群需缩短检测间隔。

3.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可直观观察血管内壁是否出现斑块或狭窄。检查无创且安全,通过超声波成像评估血流状况。颈动脉斑块脱落可能阻塞脑血管,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但需避免颈部佩戴饰品。建议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病史者定期接受该项检查。

4.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用于筛查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房颤可能导致心脏内血栓形成,增加脑栓塞风险。检查时需平躺并保持放松,电极片贴于胸部皮肤表面。部分隐匿性房颤需通过动态心电图捕捉异常信号。建议中老年人群或有心悸症状者定期进行心电图筛查。

5.血糖检测: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进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常用检测指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增加脑卒中概率。检测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饮食干扰结果。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普通人群也应定期筛查。

筛查过程中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项目,避免遗漏关键指标。部分检查需空腹或特殊准备,提前咨询医生可提高效率。筛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