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狭窄怎么办

2025.07.23 08:37

腰椎狭窄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物理治疗改善功能、药物控制疼痛、微创手术减压、开放手术重建稳定性。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卧床休息减少腰椎压力,佩戴腰围提供外部支撑,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动作。热敷或低频电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适度进行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延缓病情进展。体重超标者需减重以降低腰椎负荷。

2.物理治疗改善功能:牵引治疗扩大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手法复位调整小关节错位。超声波或冲击波治疗松解粘连组织,红外线照射缓解炎症反应。定制康复训练计划,如麦肯基疗法调整脊柱力学平衡。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选择个体化方案。

3.药物控制疼痛: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肌松剂改善肌肉紧张状态。营养神经药物促进受损神经修复,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制剂。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直接消除神经根水肿,但每年不宜超过3次。

4.微创手术减压:椎间孔镜技术切除增生韧带或骨赘,切口小于1cm。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滑脱椎体,保留脊柱活动度。等离子射频消融缩小突出髓核体积,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适应于单节段狭窄且无严重脊柱畸形的患者。

5.开放手术重建稳定性:椎管扩大成形术解除多节段压迫,植骨融合术恢复椎体高度。动态固定系统允许邻近节段代偿活动,减少相邻椎间盘退变风险。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逐步进行核心肌群训练。

急性发作期需绝对卧床,硬板床仰卧时膝关节下垫软枕。长期坐姿工作者每小时起身活动,避免手提重物旋转腰部。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失禁应立即就医,提示马尾神经严重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