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胃出血究竟是什么原因

2025.03.13 08:22

肠胃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炎、肠道肿瘤、消化道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受到损伤,形成的溃疡。其主要原因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吸烟及感染幽门螺杆菌等。胃溃疡会导致胃内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患者常常伴有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治疗上,通常需要使用抑酸药物、抗生素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2.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多见于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食管下段的静脉扩张形成曲张。曲张的静脉壁薄弱,容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此类出血往往量大且急性,需紧急处理。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止血、药物控制门静脉压力及必要时进行手术。

3.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的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胃炎常由饮食不当、药物刺激或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出血。慢性胃炎则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吸烟等因素有关。出血的表现可能较轻微,患者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治疗上,需去除病因并使用抗炎药物。

4.肠道肿瘤:肠道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均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可能出现便血、腹痛等表现。定期筛查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化疗等综合手段。

5.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常伴随腹泻、呕吐等症状。某些严重感染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肠道出血。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补液及对症处理,重症患者需住院观察。

肠胃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临床表现,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如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预防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及注意饮食卫生,能够有效降低肠胃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