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检查

2025.09.30 16:08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检查主要通过影像学手段明确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综合分析。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关键方法。头部CT是首选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积液的位置、范围和密度,区分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积液。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尤其适用于少量积液或与其他病变鉴别,如硬膜下血肿或脑萎缩。在CT或MRI上,积液通常表现为新月形或带状低密度影,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对于病情复杂或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可能需复查影像或结合增强扫描进一步评估。腰椎穿刺可辅助判断颅内压及脑脊液性质,但需谨慎操作,避免脑疝风险。

检查时需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急性期优先确保生命稳定。影像学检查需结合受伤时间,动态观察积液变化,避免漏诊迟发性积液。对于婴幼儿或老年患者,需考虑脑萎缩等基础疾病对诊断的干扰。MRI检查前需确认体内无金属植入物,避免伪影影响结果。临床需与硬膜下血肿、脑积水等疾病鉴别,防止误诊误治。检查后需密切随访,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