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药三石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药三石指的是中医理论中三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矿石类药材,通常包括代赭石、磁石和礞石。这类矿石在传统医学中被认为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心神不宁、惊痫癫狂等病症。三石的运用体现了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通过矿石的质地与特性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三石在临床中的应用各有侧重。代赭石味苦性寒,归肝、心经,擅长降逆止血,常用于呕吐、呃逆及血热出血;磁石具有镇静安神、益肾纳气的作用,对耳鸣、失眠及肾虚喘咳有效;礞石则能坠痰下气,主治顽痰胶结、惊痫发狂。三者配伍使用时,可增强镇惊安神、化痰开窍的效果,如传统方剂磁朱丸便结合了磁石与朱砂的协同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这些矿石含有铁、镁等矿物质,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或改善微循环发挥疗效。

使用三石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原则。矿石类药物质地坚硬,需久煎或煅制以降低毒性,如代赭石含微量砷,需炮制后控制用量。孕妇、体虚者慎用,避免长期服用导致脾胃损伤。现代医学对矿石药的毒副作用研究仍在深入,临床应避免与西药镇静剂等联用,防止相互作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