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胸腔穿刺术有哪些危害

2025.07.23 08:37

胸腔穿刺术可能导致气胸、出血或血肿、感染、胸膜反应、邻近器官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气胸:胸腔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可能刺破肺组织,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轻度气胸可自行吸收,严重时需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时需准确定位并控制进针深度,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2.出血或血肿:穿刺可能损伤肋间血管或胸膜血管,引起胸腔内出血或胸壁血肿。凝血功能异常者风险更高。操作应避开血管丰富区域,术后压迫止血并监测生命体征。

3.感染:无菌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胸膜腔或穿刺部位感染。表现为发热、局部红肿或脓性渗出。严格消毒器械和皮肤可降低风险,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4.胸膜反应:穿刺刺激胸膜可能引发迷走神经反射,出现心率下降、血压降低甚至晕厥。术前安抚情绪,操作轻柔可减少发生,一旦出现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平卧处理。

5.邻近器官损伤:进针过深或方向偏差可能损伤肝脏、脾脏或膈肌。术前影像学定位至关重要,操作时需根据解剖标志谨慎进针。

穿刺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及影像学检查,选择合适穿刺点。操作中保持患者稳定体位,避免剧烈咳嗽或移动。术后观察呼吸、血压及穿刺部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