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预防兔热病

2025.08.27 08:30

预防兔热病需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野生动物、处理动物尸体或皮毛时穿戴防护装备、防止被蜱虫等吸血昆虫叮咬、确保饮用水和食物卫生安全、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野生动物:兔热病常通过接触感染动物传播,尤其是野兔、啮齿类等。减少直接接触野生动物或其排泄物,野外活动时不徒手处理动物尸体。若需接触,务必事后彻底清洁双手,避免病原体经皮肤或黏膜侵入。

2.处理动物尸体或皮毛时穿戴防护装备:屠宰、剥皮或处理动物时需佩戴手套、口罩及护目镜,防止病原体通过飞沫、伤口或眼结膜感染。工作后对工具和环境消毒,衣物单独清洗并高温烘干,阻断传播途径。

3.防止被蜱虫等吸血昆虫叮咬:蜱虫是常见传播媒介,野外活动应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虫剂,避免在草丛中久坐。返家后检查全身,发现蜱虫需用镊子垂直拔出,不可挤压或扭动,避免口器残留导致感染。

4.确保饮用水和食物卫生安全:病原体可能污染水源或未煮熟的食物。饮用前彻底煮沸,避免生食野味或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食物加工需生熟分开,餐具定期高温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5.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兔热病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易误诊为流感。若近期有高危接触史且症状持续,应立即告知医生接触史并接受专项检测,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预防过程中需注意,免疫系统较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应加强防护。日常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蚊虫滋生,避免徒手清理可能被污染的土壤或水源。医疗人员接诊类似病例时需同步做好自身防护,防止院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