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常规会出现假阴性吗

2025.07.23 17:13

尿常规检查确实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假阴性是指实际存在异常,但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的情况。尿常规作为临床常用筛查手段,其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假阴性可能延误疾病诊断和治疗。

假阴性的产生与检测方法、标本采集和疾病特点密切相关。试纸条法检测尿蛋白时,早期糖尿病肾病或微量白蛋白尿可能无法检出。尿红细胞检查中,变形红细胞可能因试纸条灵敏度不足而漏诊。尿路感染患者若饮水过多导致尿液稀释,或采样时细菌未进入尿液,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可能出现假阴性。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可能干扰潜血和葡萄糖检测。特殊疾病如肾结核、间歇性蛋白尿患者,单次尿检可能无法反映真实情况。实验室检测设备的灵敏度差异也会影响结果准确性。

为减少假阴性风险,建议晨起首次排尿的中段尿作为检测标本。采样前避免大量饮水,防止尿液过度稀释。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采样前清洁外阴。服用可能干扰检测的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对于疑似泌尿系统疾病但尿常规阴性者,建议重复检测或结合尿沉渣镜检、尿培养等补充检查。临床医生需结合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避免单一依赖尿常规结果。定期复查对发现间歇性异常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