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碳酸氢钠外渗了应该怎么处理

2025.09.29 12:08

碳酸氢钠外渗后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拔除针头、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局部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使用药物外敷促进吸收、密切观察皮肤变化防止坏死。具体分析如下:

1.停止输液并拔除针头:发现碳酸氢钠外渗需第一时间停止输液,避免更多药液进入组织间隙。拔除针头后轻轻按压穿刺点,防止出血或药液进一步扩散。

2.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将外渗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局部肿胀。抬高角度以30度为宜,同时避免过度活动加重组织损伤。

3.局部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外渗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缓药液扩散并缓解疼痛,但需防止冻伤。

4.使用药物外敷促进吸收:可选用硫酸镁湿敷或中药制剂如金黄散,直接涂抹于肿胀区域。硫酸镁通过高渗作用减轻水肿,中药则能活血化瘀,但需避开破损皮肤。

5.密切观察皮肤变化防止坏死:外渗后24小时内重点关注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若出现苍白、紫绀或麻木,需警惕组织缺血坏死,必要时就医处理。

碳酸氢钠外渗处理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揉搓或热敷加重损伤。合并糖尿病或血管病变者应格外谨慎,及时就医评估。外渗面积较大或症状持续恶化时,需联合专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