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注射狂犬疫苗

2025.08.21 17:54

狂犬疫苗注射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接种狂犬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在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及时接种疫苗能够显著提高生存几率。

狂犬疫苗分为预防接种和暴露后接种两种情况。预防接种通常适用于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及旅行至狂犬病流行地区的人士。对于这些人群,接种疫苗可以建立免疫屏障,防止感染。暴露后接种则是在被疑似感染动物咬伤后进行的紧急措施。此时,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和动物的健康状况决定是否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时间安排通常为在咬伤后尽早进行,接种方案一般为在0、3、7、14和28天进行多次注射,以确保免疫效果。

在接种狂犬疫苗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首先,接种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或疫苗成分的过敏反应。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发热等轻微反应,这些通常是正常现象,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其次,接种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以免影响免疫效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提高疫苗的效果。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接种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确保安全性。尽量避免在接种后短时间内接触可疑动物,保持警惕,防止再次暴露于感染风险中。通过遵循以上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保障自身健康,降低狂犬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