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骨折有可能引起骨坏死吗

2025.08.01 15:56

脚踝骨折确实有可能引起骨坏死,尤其是在血液供应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骨坏死是一种由于血液流动不足导致骨组织死亡的情况,通常与外伤、骨折或其他因素有关。

脚踝骨折后,骨组织的血液供应可能会受到损害,尤其是在骨折部位的血管受到压迫或损伤时。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会影响骨坏死的风险。例如,关节内骨折更容易导致血液供应受损,从而增加骨坏死的可能性。骨折后如果没有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或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并发症,也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良,从而加大骨坏死的风险。患者在骨折后应密切关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能够进行适当的评估和处理。

在康复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活动和休息非常重要。过早或过度的活动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的再次损伤,而过度静止又可能影响血液循环。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骨组织的愈合。同时,注意饮食营养,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支持骨骼健康。定期复查也是必要的,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监测骨愈合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若出现持续的疼痛、功能障碍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脚踝骨折后需重视骨坏死的风险,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确保康复过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