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地骨皮和生地的区别是什么

2025.06.23 17:35

地骨皮和生地的区别在于来源不同、药用部位不同、性味归经不同、功效主治不同、用法用量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来源不同: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生地则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两者虽均为常用中药,但植物来源截然不同,地骨皮取自枸杞属植物的根部外层皮,而生地则是地黄的肉质根茎部分。

2.药用部位不同:地骨皮仅使用根部的皮部,需剥取外层根皮炮制入药,而生地以块根整体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干燥后为生地黄。地骨皮的药用部位较为局限,而生地的药用部位为整个块根,两者在药材形态上差异显著。

3.性味归经不同:地骨皮性寒味甘,归肺、肝、肾经,具有清虚热、泻肺火的特性;生地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长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两者虽均属寒性,但归经侧重不同,地骨皮偏于肺肝,生地偏于心肾。

4.功效主治不同:地骨皮主治阴虚发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尤擅清退虚热;生地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阴虚内热,侧重凉血滋阴。地骨皮多用于虚热证,而生地既治实热证也治虚热证,应用范围更广。

5.用法用量不同:地骨皮内服煎汤用量多为6至12克,亦可外用;生地煎服常用量为10至15克,鲜品用量加倍。两者均不宜过量久服,但生地因质润多汁,脾胃虚寒者慎用,而地骨皮对脾虚便溏者也需谨慎。

使用前需辨证施治,避免误判寒热虚实。体质虚寒或长期服用者应咨询专业医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孕妇及特殊人群需在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配伍或增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