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的患病人群有哪些

2025.09.15 22:25

骨质疏松的患病人群主要包括绝经后女性、老年群体、长期缺乏运动者、营养不良人群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具体分析如下:

1.绝经后女性: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雌激素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减弱,骨量流失速度加快。绝经后5-10年内骨密度可能迅速降低,骨质疏松风险显著增加。女性绝经年龄越早,骨质疏松发生概率越高。

2.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长,骨代谢平衡被打破,骨形成速度低于骨吸收速度,骨量逐渐减少。老年人肠道钙吸收能力下降,维生素D合成不足,进一步加剧骨质流失。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上升。

3.长期缺乏运动者:骨骼健康依赖力学刺激,长期久坐或卧床会导致骨量流失。运动不足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作用相对增强。缺乏负重运动的人群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4.营养不良人群:钙、磷、蛋白质等摄入不足直接影响骨基质形成。维生素D缺乏会阻碍钙吸收,导致骨矿化障碍。长期偏食或消化吸收功能差的人群骨质流失风险较高。

5.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加破骨细胞作用。抗癫痫药物可能干扰维生素D代谢,甲状腺激素过量使用也会加速骨量流失。药物使用时间越长,骨质疏松风险越大。

骨质疏松的预防需结合个体情况,定期检测骨密度,避免过度节食或偏食。适当增加日照时间,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用药时需评估对骨骼的影响,必要时在指导下补充钙剂或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