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关节炎到底怎么办

2024.11.25 13:06

类风湿关节炎的应对包括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规范药物治疗、适当运动锻炼、调整生活方式、重视心理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如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关节超声、磁共振成像等来综合判断,以便早期确诊,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

2.规范药物治疗:这是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能延缓疾病进展;生物制剂则针对特定的炎症因子发挥作用,起效较快且效果显著。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有无合并症等,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且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调整药物剂量。

3.适当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例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防止关节僵硬,像握拳、伸指、屈伸腕关节等简单动作都很有益。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能增强心肺功能,减轻关节负担。力量训练如使用较轻的哑铃进行上肢肌肉锻炼,可增强肌肉对关节的支撑作用。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关节。

4.调整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因为寒冷和潮湿可能会加重关节疼痛。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姿,都要使关节处于自然舒适的状态。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D、钙、蛋白质等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和关节的健康。

5.重视心理调节: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的病痛和治疗过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患者要积极调整心态,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病友会等方式来获得情感支持。心理状态的改善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疾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尽量减少爬楼梯、提重物等行为。天气变化时要及时增添衣物,防止关节受凉。同时,要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一旦出现症状加重或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