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消化不良引起腹泻怎么办

2025.09.10 17:09

宝宝消化不良引起腹泻时,需及时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消化不良多因饮食不当或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可能伴随腹胀、哭闹等症状。科学应对可缓解不适,避免脱水或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调整饮食是改善消化不良腹泻的关键。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奶粉浓度,或遵医嘱更换低乳糖配方。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应暂停油腻、高纤维食物,改为米汤、稀粥等易消化流食。少量多次喂养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若腹泻严重,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补充电解质。益生菌制剂能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但需选择婴幼儿专用菌株。若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呕吐、血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感染性肠炎等疾病。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随意使用止泻药,尤其是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可能加重腹胀。注意臀部护理,每次排便后及时清洁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尿量,尿量减少或嗜睡提示可能存在脱水。腹泻期间暂停接种疫苗,待痊愈后补种。家庭护理期间需做好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变化,就医时提供详细病史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母乳喂养的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