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革脉说明什么

2025.08.28 15:54

革脉是中医脉诊中的一种特殊脉象,主要表现为脉管外硬中空,如按鼓皮,提示体内可能存在气血亏虚或精血耗伤的情况。这种脉象常见于失血、津液亏损或久病体虚的患者,反映机体正气不足,难以维持正常的血脉充盈状态。

革脉的形成与气血阴阳失调密切相关。当阴血不足时,脉道失去濡养,外显绷急而内里空虚,呈现革脉特征。临床多见于大出血、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等状况。革脉也可能出现在外感热病后期,因热邪耗伤津液,导致脉象变化。结合其他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可进一步判断病情轻重及病机所在。

诊断革脉时需注意与其他相似脉象鉴别,如弦脉、紧脉等,避免误判。脉诊需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分析病因病机。治疗上以补益气血、滋阴生津为主,但需根据具体证型调整用药。若因急性失血导致革脉,需及时止血并补充血容量;慢性虚损则需长期调养。革脉的出现可能预示病情较重,需密切观察,防止病情恶化。日常调护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营养丰富,以助气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