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盆骨折是怎么引起的

2025.09.15 22:25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外力直接撞击、高处坠落时下肢传导冲击、交通事故挤压伤、运动或劳动中肌肉剧烈收缩牵拉、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降低等因素引发。具体分析如下:

1.高能量外力直接撞击:骨盆作为躯干与下肢的连接结构,遭受车祸撞击、重物砸伤等高能量外力时,骨性结构可能发生断裂。外力作用方向与骨盆环的力学关系决定骨折类型,如侧方挤压易导致耻骨支骨折,前后方向暴力常引发骶髂关节分离。

2.高处坠落时下肢传导冲击:从高处跌落时,足部或下肢着地,冲击力经股骨头向骨盆传导。股骨头对髋臼的顶压可能造成髋臼骨折,若压力过大还会导致骨盆环双侧断裂,甚至合并骶骨纵裂。

3.交通事故挤压伤:车辆碰撞或碾压时,骨盆受到持续压力,软组织损伤与骨折常同时发生。挤压可能导致骨盆变形,血管神经损伤风险显著增加,严重时引发失血性休克。

4.运动或劳动中肌肉剧烈收缩牵拉:突然的肌肉强力收缩,如短跑起步或搬抬重物时,腹肌或大腿肌群对骨盆附着点的牵拉力超过骨质承受极限,可能造成撕脱性骨折,常见于髂前上棘或坐骨结节部位。

5.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质流失使骨盆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如跌倒坐地即可引发骨折。老年人群多见,骨折线多呈粉碎状,愈合缓慢且易发生移位。

骨盆骨折后需立即制动避免二次损伤,搬运时使用硬板固定减少骨盆移位。早期需评估是否合并内脏出血或尿道损伤,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范围。康复期需循序渐进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长期卧床者需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