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会造成尿量减少吗

2024.09.10 18:14

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会造成尿量减少。

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心脏泵血能力显著下降。这会使全身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肾脏的血液灌注减少。肾脏血流量不足时,其滤过和重吸收功能会发生异常,进而引起尿量的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严重心力衰竭,会导致体循环淤血,肾脏也会处于淤血状态,同样会影响肾脏正常的泌尿功能,导致尿量变少。而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因为病情危重而处于应激状态,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变化,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这也会促使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减少尿量的产生。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生会密切关注其尿量的变化。因为尿量不仅反映了肾脏的功能状态,也是评估患者整体病情和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发现尿量持续减少,通常提示患者的病情可能在恶化,可能存在心脏功能进一步下降、休克等严重情况。此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改善心脏功能、纠正休克、调整液体平衡等,以恢复肾脏的正常灌注和泌尿功能,避免肾功能进一步受损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同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和监测,包括准确记录尿量等,对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