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吃鱼生一定会存有吸肝虫

2025.08.19 16:15

吃鱼生并不一定会存有吸肝虫,但风险确实存在。吸肝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淡水鱼和某些海洋鱼类中。食用未经充分加热或处理的鱼类,可能会导致感染。选择食用鱼生时,需谨慎对待。

吸肝虫的生命周期复杂,通常需要特定的宿主才能完成发育。成虫在宿主的肝脏中生存,释放卵子后,卵子通过宿主的排泄物进入水体,成为幼虫。幼虫会感染淡水鱼,鱼体内的环境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人类在食用这些感染了吸肝虫的鱼生时,可能会将寄生虫带入体内,导致感染。感染后,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肝脏问题。了解鱼类的来源和处理方式非常重要。

在选择食用鱼生时,应特别注意鱼的来源和处理方式。优质的鱼生通常来自经过严格检验的水域,且在处理过程中遵循卫生标准。冷冻处理是减少寄生虫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许多国家和地区规定,食用生鱼前需在零下20℃冷冻至少七天,以杀灭潜在的寄生虫。选择信誉良好的餐厅或商家,确保其在鱼类处理和储存方面符合卫生标准,也能降低感染风险。对于体质较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建议尽量避免食用生鱼,以保护自身健康。虽然吃鱼生的魅力不可否认,但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持警惕和科学的态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健康。